【李叫兽】《霍比特人》:中土世界如何进行战略分析?

李靖 李叫兽

看完《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作为“中土世界电影迷”,不禁心生感慨:陪伴十几年的中土世界就要远去了。

重新又回顾了一遍《指环王》之后,我又觉得:那个年代的战争领导人要是能够把锻炼剑术的时间拿来学习一下战略管理,那就好了。

因此本文简要提供一下对《指环王》及《霍比特人》的战略建议,以及在商业上的应用。

1,分析战略,而不是只喊口号

纵观整个中土世界故事,里面的领导者(不论是洛汗国王希优顿还是人皇阿拉贡)都表现出了强大的激励能力,他们都可以通过短短2分钟的演讲让战士们放下恐惧,专心打仗。甚至半兽人领袖的激励方式更加简单有效:只需要通过吼就完了。

但是除此之外,他们好多人真正花在战略谋划上的精力可能并不多,比如:

人类几乎所有的战斗都没有经过预先谋划。(比如《指环王2》中的圣盔谷战役纯粹是为了应对威胁的盲目龟缩,而不是整合全国资源并且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

几乎所有的战斗都缺乏调查分析。(比如《指环王2》中圣盔谷战役中的强兽人被人类骑兵袭击,这些强兽人军队为啥不能分派几个人放到战斗外围进行放哨?)

大部分战斗都是直接两边猛冲,缺乏排兵布阵,更不要吐槽精灵族过度单一的兵种了。

战斗的领导人很少坐镇军中指挥大局,而是像小兵一样冲入对方军阵参与短兵交战。

在这样的中世纪设定的背景下,领导一场战争貌似很简单:只需要想办法让更多人参军并且让士兵充满斗志就可以了。

然而军事甚至商业上的竞争不仅仅是斗志和决心的竞争,更是眼光和能力的竞争。

员工和士兵的动力自然是竞争取胜的重要条件,统帅有理由要求士兵再发起最后一波冲锋,CEO也有理由要求员工再多加班1小时。

但是领导人的职责并不应该局限在这一点。他更加应该通过战略谋划,创造合适的环境,让下属的劳动能够产生正确的结果,否则对错误目标的盲目冲锋只不过是送死。

《指环王3》在冈多保卫战之前,摄政王让他儿子带着不到100个骑兵去攻击上万半兽人把守的城堡,这种行为除了送死之外几乎不会产生任何价值。

我想任何看过《指环王》的人一定对这个情节记忆尤深,一定会痛骂摄政王有多么昏庸,浪费仅剩的骑兵资源。

但是如果你回想公司的情况,就会发现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大量的无意义的加班。有人仍然在加班并不是因为有事情没做完,而是因为公司规定必须加班或者仅仅看上司没走自己不好意思走。

让员工为根本不存在的工作接受培训。

让员工把时间浪费在图有形式而不会产生在任何价值的工作上。(比如强迫员工为领导无意义的演讲写感想)

为了让员工接受这么多毫无理由而且缺乏战略意义的行为,平庸的管理者们发明了大量的空洞的口号,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为什么管理者不首先从自己开始践行这句话—“改变不了员工,从自己开始改变”?)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言下之意,出了问题,都是你的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言下之意,你现在做的事情即使没有意义,但是也要每个方面都做好。但是这忽视了一个事实:决定成败的并不是细节,而是关键因素,只不过有时候关键因素很聚焦,看起来像是细节。)

应该以德报怨(言下之意,只能你来适应我的情绪,而不是我来适应你的情绪。)

没有不可能!只要你竭尽全力,就可以做到!(亦常见于甲方老板,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认为你做不好是因为态度问题,而不是资源不够。)

坚持就是胜利!(错误扭曲本意,如果你给错了方向,员工的坚持能带来胜利吗?)

忽视规律、只强调员工态度而不管战略谋划、无意义的浪费人力、认为口号可以取代战略—这样的领导多么像《指环王3》中的摄政王!他认为丢掉城市一定二儿子的责任,认为二儿子应该去自己回去奋力杀敌夺回城市(忽视他只有100骑兵的客观事实)。

唯一不同的就是,摄政王牺牲了他的二儿子以及100个骑兵的性命,而只强调口号的管理者们牺牲了员工的时间和公司稀缺的资源。

平庸的管理者们总是认为自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督促下属,而不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确保下属正在做的事情是对公司有意义的。他们只关心下属有没有在做(就像将军们只关心士兵是不是想为祖国献身),而不关心他们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这是因为战略谋划涉及环境分析、优势对比、策略构思等,是一个非常痛苦和复杂的过程;相比之下,鞭策、督促、呵斥并把责任推给员工则简单多了。

更加恐怖的是,这种“大跃进”的口号式行为造就蔓延到了个人领域。

比如很多大学生在面临求职难题时,并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去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未来的职业机会、自己可以打造的能力体系等。而是随便找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目标(比如看大家考证后自己也去考某个证书),然后通过大量的心灵鸡汤口号(比如“没有不可能”)来刺激自己辛苦熬夜。

他们宁愿花1周的时间来给托福提升2%的分数,也不愿意花费同样的时间来考虑现在最有战略价值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两军交战不仅仅是口号和斗志的交锋,更是战争艺术家们精良设计的谋略的交锋。如果只有一腔热血,但是缺乏战略,只是送死。同样,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拿“大跃进”式的口号来取代战略的行为,只会浪费资源和机会。

2,找到能够发挥优势的杠杆

在整个中土世界的战争中,精灵和半兽人都发生过多次交锋。但是经常优雅的精灵族几乎都被打得灰头土脸。

为什么呢?原因是半兽人的这些优势:

人多。几乎每次战斗都有上万或者几万半兽人,而精灵族经常几百上千人而已。

多兵种。半兽人有多兵种相互配合,大规模交锋能够综合发挥优势。

重型武器多。包括各种投石机伸直猛犸助力。

但是精灵其实也有自己的优势,其中包括:

单兵作战能力强。精灵族不光身体更加高大、灵活,更是因为不死之身活了几千上万年—这意味着他们战斗技能肯定秒杀半兽人。而半兽人一半更加矮小(不包括萨鲁曼杂交的强兽人)、身体不灵活、装备破破烂烂,而且很多是刚出生不久的,根本没有经过专业的战斗技能训练。

机动能力强。精灵族非常擅长奔跑,而半兽人经常体力不支。

射箭非常准。精灵族的箭术之准绝对难以匹敌。

战斗素质高。精灵是自由种族,每个精灵有自己的思想,更加容易主动投入工作。而半兽人智力低下,只能依靠从众来行动(跟着大家走),而且长期被威严进行管理,对组织忠诚度并不高。

然后我们看看过往精灵和半兽的战斗,几乎都是简单的两军排方阵对战。

在这种情况下,半兽人的人数、多兵种配合以及重型武器的优势能够发挥的淋漓尽致。而精灵族优势则被浪费:

精灵经常被一群半兽人包围,无法发挥单兵作战优势。

陷入近距离缠斗,无法发挥机动能力。

大军齐射,无法发挥箭术。(两军用箭雨齐射,主要靠弓箭数量,而对精准度没有任何要求。)

集团战斗,难以发挥战斗素质。

那么怎么办呢?

应该找到你发挥优势的杠杆—找到一个地方,你的优势能够发挥出来,而别人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对精灵族来说,这个“杠杆”就是在复杂地形(比如山地活着丛林)中的游击战。

精灵族的优势可以被这样的战略给放大:

发挥单兵作战能力。当人数处于劣势,而单兵能力处于优势时,应该创造一对一交锋的机会—车轮战总比群殴要好。而在山地或者丛林中,几乎都是一对一交锋。比如《鸣梁海战》中的朝鲜军如何以12艘军舰打败300艘日本军舰?他们在一个狭窄的海上通道迎战,使得日军只能同时少数军舰参战。

发挥机动能力。山地、丛林中,精灵的躲避、奔袭能力将得到发挥,而总是反应慢半拍的半兽人则会处于被动。

发挥射箭精准优势。在复杂的地形而且战斗人员不密集的地方,齐射是没有用的(那样99%的箭会射在石头上树上),必须每个人各自瞄准目标射击。而这时箭术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没学过射箭的士兵可能半天都射不到一个人。

发挥战斗素质的优势。半兽人高度依赖指挥和从众,当进入“游击战”难以有准确命令时,他们可能会不知所措,甚至有些人会直接逃跑。而高素质的精灵族则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战斗能力。

战略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扬长避短—找到这样一个战场,自己的优势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跑到别人的战场,让别人的优势更加发挥作用。

而实际上,不光精灵族,很多公司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比如很多公司盲目“学小米”,并希望通过模仿小米来打败小米。可以如果你被小米拉到了一个明显它更加擅长的战场,你怎么可能打败他?相反,你要想打败小米,就应该像上面分析精灵族一样分析自己:在什么领域,小米的优势不如我能发挥出来?

再比如有人曾经问我:“李叫兽,你很擅长影响大众消费者,而我虽然很擅长私人关系,但是对影响大众方面根本难以学会。我应该怎么才能学会呢?”

我的回答是:“你与其花费无数的精力来提高影响大众的能力并在这个领域和我这类的人竞争,还不如找到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影响大众的能力不重要,维持私人关系更重要。这个领域就是发挥你优势的杠杆。”

一旦一个人找到了发挥他优势的杠杆(就如同精灵族在丛林中作战),他的竞争对手就不得不以更大的成本来应对他的行为。

比如冷战时期的美国层集中很大精力研发潜艇静音技术,并且在媒体大力鼓吹这个技术。这是因为当时的苏联缺乏开发此技术的关键资源,可能以十倍的成本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而苏联也的确倾全国资源来开发这些不经济的技术。

再比如当年京东对当当网的价格战如何打的?京东宣布图书全线降价,当当被逼不得不降价参与价格战。但是京东主营的实际上是3C电器,图书即使亏本卖京东也可以靠其他品类赚钱。而当当主营图书,一旦全线降价就机会没有了利润来源,自然容易被京东拖死。

在这个案例中,京东找到了这样的优势杠杆—图书降价,而他的竞争对手可能需要10倍的代价才能应对京东的策略。

所以,如果想打赢战斗,你需要找到一个领域,发挥你的优势杠杆,让你的竞争对手用几倍于你的代价才能应对你的策略。

3,聚焦少数关键目标

在《霍比特人3》中,矮人国王索林想要一个人掌握孤山所有的宝藏(严重剧透预警),其中包括无数的金币、精灵族的项链和矮人的阿肯宝石,而他只有13个人。

这时精灵族率千人大军来索要精灵的项链时,索林其实只要给精灵项链和给其他村民一些金币,就可以暂时保护住其他宝藏(至少可以保护住阿肯宝石)。

但是索林在自身资源如此缺乏的情况下仍然拒绝谈判,妄图靠13个人占据孤山的所有宝藏。

我想任何人都觉得索林太贪婪了—他怎么能有能力占据这么多宝藏!他怎么这么贪婪!

但是实际上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公司和个人中。

某个初创品牌妄图宣传一种提神、促进健康、好喝、提高免疫力、缓解压力的新型饮料。(是不是在各种初创公司的商业计划书中经常看到这么复杂的市场目标?)

问题即使加多宝集团那么多资源也只占据了“怕上火,喝加多宝”这一个定位,而一个初创公司怎么有能力占据这么多市场定位呢?

而且上面公司提到的任何一个定位(比如“缓解压力”)都足够形成一个数十亿的市场潜在规模了,有必要这么贪婪占据其他市场(比如“促进健康”的市场)吗?

这个公司像索林一样贪婪和不切实际!

同样,还有渴望让HR记住他8大优势的求职者、渴望在15分钟讲完6个知识点的演讲者、渴望取悦办公室内所有人的同事,以及任何渴望同时完成过多目标的人,不是像《霍比特人3》中的索林一样贪婪和不切实际吗?

妄图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所有目标是不可能的,战略本来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而如果你能够集中精力实现少数关键的目标,你的收获将会十分可喜。

4,解除关键限制因素

《指环王2》中的圣盔谷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城墙上下水道的开口,如果这个因素不解除,那么无论怎么加强城墙上的其他部分都会于事无补。

《指环王》中黑暗大帝索伦全身强悍、刀枪不入,但是却把最关键的至尊魔戒带在了没有盔甲保护的手指上。这导致埃西铎把索伦手指切下来后,没有了魔戒的索伦就立刻灰飞烟灭了。

对索伦来说,这个手指就是他的“关键限制因素”,如果这个因素没有得到提高,那么其他任何地方(比如头部盔甲)的提高都是没有意义的。(索伦既然是男士,那么把魔戒戴在XX上不就好了吗?就不会被人类杀掉了。)

同样,也有无数的公司不去管“限制因素”,而盲目提高“非限制的部分”。比如如果公司缺乏优秀的技术员工,再盲目采购多么先进的设备都无法提升产能。

这就像某个房产旁边有大型垃圾堆,这个垃圾堆就变成了影响房子价值的关键限制因素,只要这个因素不解除,不论把房子装修变的多么漂亮,都不会提高房子太多价值。

调查分析而不是盲目喊口号、找到发挥优势的杠杆、聚焦目标以及解除关键限制因素,不论是在遥远的中土世界,还是在当代,都是战略中至关重要的要素。

PS.本人没看过原著,要是解读不对的,请影迷见谅,重要的不是影评,而是战略技巧~

喜欢这次的分析吗?点击右上角,关注原创作者“李叫兽”。

每周一更新,查看历史记录可以看往期内容。